PALMisLIFE 討論區

搜索
鹹魚爸魅力四射舞蹈教室
樓主: mfhsieh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不要再 M 來 M 去了......

[複製鏈接]

326

主題

14

好友

5291

積分

該用戶從未簽到

文章
3982
1#
發表於 2007-12-11 12:35 |顯示全部樓層

Re: 不要再 M 來 M 去了......

"所有的媒體提到收入分配的問題,完全不提到平均每戶人口減少的問題"
光這句, 我只想說, 現在很多都是 "養不起不敢多生". 包含我在內.
什麼黨什麼人上台都好, 把經濟弄好一點吧.

現在教育費高到可怕, 教育也走向資本主義化, 沒錢就沒教育,
大概是出聲的大多是年紀己大的高官, 還有尚未經歷養子育女支出的年輕人.
這點幾乎都沒有人在注意.

不過每次談經濟就一定會轉到政治,
更不用說有些人根本只是為了特顯自己的"有見識", 而發出一些不同的意見.
這就是我討厭政治的原因.

經濟有沒有一直變好, 物價有沒有一直平穩變化, 阿哉.
我是感覺派的.
已有 1 人評分分享 收起 理由
mfhsieh + 10 希望以後可以是談政治轉經濟......

總評分: 分享 + 10   查看全部評分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326

主題

14

好友

5291

積分

該用戶從未簽到

文章
3982
2#
發表於 2007-12-11 15:00 |顯示全部樓層

Re: 不要再 M 來 M 去了......

我想也是因為, 可能沒太多人注意,
現在年輕人出社會愈來愈晚.
以往可能高中高職, 甚或專科畢業後就出社會了.
那高等教育蟑螂化的現在呢?

再多唸點書, 搞不好出社會時, 20歲都過半很多了.
在學校關久沒在外面浸過, 多半理想會高於現實.
又不能像 20歲的毛頭小伙子一樣, 有亂闖的時間和體力,能有多幾年來磨鍊.
若一個不小心跌個一兩次, 轉眼又是 30 大關.

子女靠家養的時間一再拉長, 再加上教育費高漲的現在.
我該慶幸說我只生一個嗎?
更不用說不想背 "子女債" 的人. 難怪生育率會直直落.
我住鄉下, 就我看到的是 愈養不起的愈敢生.

所以我看到引文的這句:
"所有的媒體提到收入分配的問題,完全不提到平均每戶人口減少的問題"
實在不知道要回什麼. 該問引文作者 "為什麼平均每戶人口會一直減少" 嗎?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326

主題

14

好友

5291

積分

該用戶從未簽到

文章
3982
3#
發表於 2007-12-11 20:16 |顯示全部樓層

Re: 不要再 M 來 M 去了......

不是質疑你的數字, 只是戶數增加不知道有沒有考量外縣遷入?
畢竟愈生愈少是事實.

我取樣數不夠不足論, 但是就我問過的, 大家都知道小孩要兩個才有伴,
但是考慮到從出生開始, 有家庭就需要保姆費, 再加上照顧和教育費,
幾乎都是喊 "養不起, 不敢生".  Orz

養愈多小孩愈不能養老, 老了還要先計劃好會不會要養子女到30歲先.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326

主題

14

好友

5291

積分

該用戶從未簽到

文章
3982
4#
發表於 2007-12-12 07:19 |顯示全部樓層

Re: 不要再 M 來 M 去了......

我是這樣認為啦, 當然對錯我其實也沒想太多.

要是一個家庭, 在沒房貸或其它長期負債時, 單人月收入達到四萬以上,
就可以過得蠻 OK 的. 小孩可以另一半自己帶, 也不用送去保姆那兒.
一個月四萬收入, 扣掉日常支出各色稅金, 扣掉拿回家給長輩養老的錢,
給還可以存點自己的養老金,  以防老了做不動又沒人養時能自食其力.
還可以預存小孩受高等教育時的教育費.

要是家裏有長輩, 又願意幫忙帶小孩,
這樣一個月的小孩支出可以壓到一萬元左右.
(總要支點生活費給帶小孩的長輩吧, 這算很少了).

但是上面那兩樣並不是常態.
要是家裏沒房子, 家中老人家住得遠, 或其它因素不能幫帶.
那夫妻勢必要有一人留在家帶小孩, 要不然就要送保姆. 這時開銷又要增加.
要存買房的自備款, 要付房租, 要付保姆費...

再來就是小孩的教育費用. 讀個幼稚園, 幸運的排到公家幼稚園,
沒排到一個月又是每人八千~一萬七的支出.
國小開始花費就變小了. 反正才藝不學也沒差, 也沒什麼需要補.
但要是家裏是雙薪家庭, 又沒人幫忙接送上下學怎麼辦? 又是一筆支出.
更何況, 這時代已經變成小孩不學才藝也不行, 這很難解釋.

再到了國中, 這三年反而是最省錢的時間.
小孩也大了, 有自行上學的能力. 就算雙薪家庭,
以現在國中教材的難度, 下班後功課自己帶也可以, 不用補習.
但是現在能自力讀好書的國中生有幾多? 這我就不清楚了.
要是小孩比較讀不來, 自己又沒空帶怎麼辦.

到了高中之後, 因應高教育費時代來臨, 又是幾萬幾萬的支出,
每學期攤平給每個月也是蠻...
大學學費貴, 但是兒女也長大了, 有能力打工. 不過現在大學學費已經高到打工不容易應付得來,
特例不計, 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每個月要給錢.

就算不用負擔房貸房租, 不用送保姆, 不唸幼稚園, 國小六年全部自行接送,
小孩從國小到高中結束都能自行讀書不用大人擔心, 每個月也不用給父母養老費, 也不買保險,
月總收入我想四萬 OK 了,  甚至拼一點三萬都成.

時代是高消費啊. 教育費高不是指額外補習支出, 而是基本教育費就很貴[洋蔥sad]
難怪現在一堆人不想生. 生了小孩後生活品質就沒了.
(不過我還是覺得有小孩比較好 )

而且重點中的重點. 每個月收支平衡, 賺多少花多少, 那老了怎麼辦?
我想大概只有選不會被裁員又有退休金的職業了, 這種職業其實並不多.
已有 2 人評分分享 收起 理由
bm2000 + 1 現在才看到~喂喂~我不是正式的啊~@@
mfhsieh + 10 bm2000 的職業不錯......

總評分: 分享 + 11   查看全部評分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326

主題

14

好友

5291

積分

該用戶從未簽到

文章
3982
5#
發表於 2007-12-12 13:32 |顯示全部樓層

Re: 不要再 M 來 M 去了......

其實我覺得最不穩定的就是老年之後的事.
現在的工作不是自己努力做, 它就能安定做到老.
高層一個亂搞, 錢捲一捲走了, 說個道歉, 丟下一堆爛攤子.
所以老了做不動了之後, 才是真正要多考量的事.

所以我現在要準備日後兩人的養老金, 要預先準備小孩的教育費,
又要準備一小筆錢給小孩日後出社會壯膽用--有錢就有膽.
小孩日後會怎樣, 我不敢做最好的打算, 而且日後就算她真的不行, 我想我也辦不到就丟著不管.
所以我都要先準備中庸的支出費用.
加上房貸和上一輩丟下來的擔子, 這算那算... [洋蔥ghost]

像你家這樣就真的很好.
說實在的, 我也很希望老婆(她自己也希望)能全職在家帶小孩,
問題是我的狀況並不允許.

不過我認為經濟問題, 也不能只怪東怪西.
平時物質需求高, 要吃高級用名牌, 再多的錢也不夠花.
雖說政府也是有點責任要顧好大環境, 但是什麼都怪別人 "都是經濟不好, 所以我OOXX", 實在也是很爛.
現在眼高手低的人猛個增加, 很多時候責任大部份是在個人身上.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326

主題

14

好友

5291

積分

該用戶從未簽到

文章
3982
6#
發表於 2007-12-12 17:26 |顯示全部樓層

Re: 不要再 M 來 M 去了......

多個才藝和穿著外表會不會影響錄取?
把 "證書才藝" 換成 "證照履歷", 服裝外表照舊, "推甄面試" 換成 "求職面試",
可以套用看看. 當然也有求職時完全不管履歷和穿著的啦.

以往一試定江山大家罵, 可是至少它公平.
現在弄個口試面試昇學, 只要有人的面試, 就多多少少會有主觀意見和漏洞.
有時想到高學歷, 我就會莫名其妙的想到菲律賓.
已有 1 人評分分享 收起 理由
mfhsieh + 10 一試定江山大家罵, 可是至少它公平

總評分: 分享 + 10   查看全部評分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326

主題

14

好友

5291

積分

該用戶從未簽到

文章
3982
7#
發表於 2007-12-12 18:38 |顯示全部樓層

Re: 不要再 M 來 M 去了......

其實我也是覺得 M 也好, A 也好, N 也好, 都是賣弄名詞的結果.
反正這就像 "宅男", "干物女", "Y2K", "i18n" 一樣, 都只是個名詞.
只是最近大家都在注意政治, 都沒什麼注意到教育.
那個一綱多本就是很糟的作法, 當然這是我主觀的看法.

而且高等教育資本主義化買賣化,
買賣化後研究經費真的變多了嗎? (先不論研究經費是否真的用在研究上, 或是只是用在門面上)
真正優秀的學生有得到更多的獎學金補助嗎?
研究風氣有因為資金變多而變高嗎?
教科文最低百分比取消, 真的沒差別嗎?
最大的差別是, 讀書變貴了.

這陣子給我感覺的改變, 就是交通建設.
真的有感覺到政府在做事. 不管它是什麼黨什麼人的策劃,
交通真的方便了. 雪山/八卦山/ 幾條雙數的國道, 都是很實際很棒的建設.

什麼政策大計, 也不是我在這叫叫就會有所改變.
在夾縫中求生存比較實際一點.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326

主題

14

好友

5291

積分

該用戶從未簽到

文章
3982
8#
發表於 2007-12-13 12:41 |顯示全部樓層

Re: 不要再 M 來 M 去了......

真正有錢人, 可以選擇去唸的學校多很多啊.
而且畢竟有錢人只是佔全部人的少數, 苦哈哈的人還是比較多,
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人申辦就學貨款.

不過說實在的, 有就學貸款不辦白不辦. 辦來繳房貸都划得來.
1/2 沒辦的是沒想到, 還是不缺錢.
已有 1 人評分分享 收起 理由
tako + 1 沒想到一位 ノ

總評分: 分享 + 1   查看全部評分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326

主題

14

好友

5291

積分

該用戶從未簽到

文章
3982
9#
發表於 2008-3-6 17:04 |顯示全部樓層

Re: 不要再 M 來 M 去了......

這篇又開始熱鬧起來了.
其實大學教育和研究所教育不同, 入學方式完全不能混為一談.

而且, 就實際來說,
對ooxx 有興趣, 並不代表一直對它有熱誠;
對ooxx 有一時的熱誠, 並不代表就一定會持續下去.
三分鐘熱度的人和說得一口好股票的人到處都是.
糟的是以上兩點都非短時間就看得出來, 這時不公平就出來了.

也不一定要買通誰誰, "賣人情" 常常比買通還常出現.
一堆國中/國小/高中, 不也是有不少家長常去拜託,
要把自己小孩調到某某老師的班上?
這種枱面下的事, 除了一些特別明顯的標的物學校不能做太明白之外,
它一直默默的上演中.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免費註冊

與站長聯繫| PALMisLIFE 掌上生活      下載:更快、更棒、更好玩

GMT+8, 2024-6-2 15:33 , Processed in 0.043314 second(s), 27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

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 style by eisdl

回頂部